- 合肥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实施细则》3月1日起施行
- 北京:垃圾分类将纳入市级综合考评
- 北京海淀:“三级合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 上海垃圾分类一年成绩单:居民区达标率超九成,规范日趋完善
- 陕西启动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
- 江苏今年建成1500个垃圾分类达标小区
- 6月1日!《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施行
- 全国两会驻地力推垃圾分类,这个头带的好
- 两会热议垃圾分类:增进共识汇聚实施合力
- 武汉生活垃圾分类7月1日起实施 违者最高可罚五万
- 北京:垃圾分类新规十大热点详解 有条件家庭可以安装垃圾处理器
- 北京垃圾分类“新政”来了,一起来体验下
- 山西6月1日起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 江苏各地迎垃圾分类:处罚标准明确 最高罚5万
- 河北:2020年底前,全省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全覆盖
- 武汉市人大常委会确定今年工作要点:将制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
- 住建部:力争把疫情对垃圾分类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 重点城市垃圾分类覆盖率近70%
- 北京大兴4月底前全面推行垃圾分类
- 逐步实行垃圾计量收费,深圳版垃圾分类5月上线
- 北京垃圾分类新规出台 明年5月1日正式实施
- 合肥强制垃圾分类来了!扔错垃圾要罚款!
- 合肥生活垃圾分类 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制
- 乱投且拒不改正 个人最高罚200元
- 合肥人投放垃圾 今后应该这样做
- 杭州垃圾分类有了新条例
- 近九成被调查北京市民赞同强制垃圾分类
行业动态
北京垃圾分类“新政”来了,一起来体验下
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记者关桂峰 夏子麟)5月1日起,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垃圾怎么分类投放?垃圾处理流程是怎样的?带着问题,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采访发现,有些试点小区垃圾分类已走在前列,但垃圾分类是一场全民行动,还需不断加强宣传引导,推动精准投放,加强设施配套和分类运输、处理能力建设。
垃圾怎么分类投放?
在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街道呼家楼北里社区,一早,有居民手提厨余垃圾袋走到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前,将袋中的果皮、菜叶子倒入垃圾桶,再顺手将垃圾袋扔进一旁的其他垃圾桶。
一旁的阿姨说,现在家里厨房的水池边、操作台旁都有挂钩,上面挂着塑料袋,将在厨房产生的垃圾随时入袋,形成习惯也不觉得麻烦。
呼家楼北里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常住居民近3000户约1万人。2010年,该社区开始进行垃圾分类试点。“目前社区垃圾投放准确率已达到60%,现在宣传引导的重点是小区里的新居民,老居民普遍垃圾分类意识较强。”呼家楼北里社区党委书记殷金凤说,在社区,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和由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组成的“环保小卫士”队伍开展宣传。
北京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建议居民家中设“两桶一袋”,即两个垃圾桶、一个袋子,一个垃圾桶放厨余垃圾,一个垃圾桶放其他垃圾,纸张、塑料瓶等可回收物单独放在一个袋子里。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社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知识。(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垃圾分类指导员:二次分拣、分类收集
在呼家楼北里的垃圾投放点,第三方服务公司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杨兰,平时除了要在垃圾投放点巡回指导,还要对居民没有准确投放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她说,习惯养成还有个过程。个别居民图省事将装厨余垃圾的塑料袋也扔进厨余垃圾桶,我们就将其拣出来扔进其他垃圾桶。
该公司副总经理韩玉玺说,社区的每位垃圾指导员负责六七组垃圾投放点。清运员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将垃圾桶站投放的垃圾分类运输到清洁站。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受疫情影响,垃圾分类的大规模入户宣传不能正常开展。但是我们可以借鉴防疫形成的好机制,如社区精细化管理、引导居民培养卫生习惯等,将这些措施引入到垃圾分类的宣传推进中。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北里社区的垃圾分拣员正在进行垃圾二次分拣。(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怎么分类运输?
过去,由于前端参与率低、中端“混装混运”、后端处理能力不足等原因,垃圾分类未能彻底执行。只有做到垃圾分类运输至不同终端处理,才能避免居民担心的“前分后混”。
在北京市二道沟密闭式清洁站,两辆灰色、一辆绿色的垃圾清运车正在装运垃圾。北京市朝阳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第一清洁车辆场副场长杜永旭说,该清洁站负责接收附近2公里范围内的垃圾。“绿桶进绿车、灰桶进灰车”,如果运送来的厨余垃圾掺杂了其他垃圾,比如餐巾纸、塑料袋、瓶子等,或者水分太高,清洁站可以拒收,让其二次分拣。
北京市城管委副主任李如刚说,各区正进一步规范垃圾投放站点,统一收集运输车辆颜色、标志标识、单位名称、监督电话等信息,改造提升密闭式清洁站。

↑北京市朝阳区二道沟密闭式清洁站。(新华社记者夏子麟 摄)
如何分类处理?
分类处理是垃圾分类的最后一道程序,考验配套设施的处理能力。根据北京市有关工作方案,在垃圾处理阶段,有害垃圾会进入危险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回收物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系统;厨余垃圾则运送至专门的处理终端,多用于制造肥料等。居民投放的其余垃圾80%以上采取焚烧等资源化处理方式,预计到2025年底实现垃圾“零填埋”。
在北京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清洁焚烧中心,巨型垃圾池中垃圾“堆积如山”。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垃圾吊伸开“钢爪”,稳稳地抓起8吨发酵后的垃圾,准确投入给料口,下方的推料器把垃圾推入炉膛内焚烧。
该清洁焚烧中心设计日处理能力1800吨。“垃圾运来后,需要先在这里放置5到7天,充分沥出垃圾中的水,保证燃烧更充分。”该清洁焚烧中心生产运行部副经理王勇说,所在产业园内有两座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年可以发电5.3亿度左右。
据介绍,目前北京市有44座垃圾处理设施,总设计处理能力为32711吨/日,其中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有8000多吨。据了解,2019年,北京市垃圾日产生量约2.77万吨,厨余垃圾日分出量为2300多吨。

↑北京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清洁焚烧中心的工作人员操控垃圾吊。(新华社记者 关桂峰 摄)
来自:新华社客户端